傅长敏手中的画笔轻轻落在瓷瓶上,粉彩颜料晕染出仕女的衣袂飘飘,大阪世博会的观众屏息凝神,见证中国千年陶瓷技艺在当代焕发的生命力。
7月2日,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迎来“江西活动日”。在“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,畅想江西绿色发展未来”的主题下,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作为江西非遗代表亮相国际舞台。活动现场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傅长敏现场展示粉彩装饰技艺,玉柏陶瓷的玲珑瓷展品吸引了全场目光。景德镇手工制瓷这一承载中华文明的“重要名片”,通过活态展演与创新设计,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生命力。
活动现场(昌南新区 供图)
昌南新区名坊园效果图(昌南新区 供图)
瓷都匠心:千年技艺的现代表达
“共计一坯之力,过手七十二,方克成器。其中微细节目,尚不能尽也。”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其复杂工序凝聚着七十二道匠心的接力。
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的傅长敏所展示的粉彩技艺,正是这七十二道工序中的精粹。粉彩是釉上彩绘艺术的一种,和在纸上作画相比,陶瓷釉上绘画的难度更高,它对颜色的调配、料性的掌握、最后烧成的火候,都有更严苛的要求。细腻的笔墨变化如何在烧制后依然得到保留和体现,很考验创作者的专业功底和经验。在傅长敏手中,含铅、砷的特殊颜料被驯服成艺术的语言。尽管这项技艺因工作环境艰苦面临传承危机——景德镇已难觅40岁以下的粉彩颜料配制者。
参观现场(昌南新区 供图)
“我做一件事,认定了就是一辈子,选择了这条路,就一路走到底。”除了绘画之外,傅长敏似乎从没想过其他的人生方向。她从小就把传承这门技艺当作自己的责任与使命,在她看来,以“惜物”的精神做出好作品、培养起大家对好作品的辨别与鉴赏能力,就是对传统技艺最好的传承。
与傅长敏的粉彩艺术交相辉映的是玉柏陶瓷的玲珑瓷展品。作为景德镇市玲珑瓷非遗传承基地,玉柏陶瓷的展品则代表了传统工艺的现代表达。创立于1996年的玉柏瓷业,已从一家小作坊发展为拥有180余名员工、产品远销欧美的大型现代化陶瓷企业。他们坚持“师古创新”理念,面对历代制瓷先贤留下的丰厚财富,玉柏瓷业没有躺着吃利息,而是继续充当起为景德镇瓷业添砖加瓦的角色,助推景德镇成为全球工艺美术的“哈利法塔”。荣获景德镇市首家玲珑瓷非遗传承基地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优秀奖、IF红点设计奖等诸多奖项。
名坊园:手工制瓷的活态大观园
从大阪世博会回溯景德镇昌南新区,名坊园作为“手工制瓷大观园”正焕发勃勃生机。这片占地广阔的文化园区内,169家高端制瓷企业星罗棋布。
园区规划者深知:守护匠人就是守护文明基因。他们深入樊家井、老鸭滩等老街陋巷,将那些“连小汽车都开不进去”的作坊里的手艺人请进园区。这些曾被空间制约的艺术家,终于获得舒展拳脚的天地。如今的名坊园已成为手工制瓷的“技艺高地”,并着力打造千馆之城旅游目的地,汇聚了19个非遗传承基地、100位非遗传承人和逾千名工匠。邓希平的颜色釉、傅长敏的粉彩、九段烧的速烧技艺、玉柏的玲珑瓷、厚森的仿古瓷……每扇门后都跃动着一段陶瓷传奇。
“以前作坊散落陋巷,如今生态、生产、生活在此共生。”镇尚陶瓷董事长吴江中感慨。名坊园将“花园工厂”与“博物馆群”理念相融合,游客可目睹从拉坯到出窑的全流程,亲手触摸千年陶瓷文明的体温。
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名坊园月亮广场变身非遗大观园。国家级传承人李文跃现场挥毫,省级传承人方毅将书法融入陶瓷。19位非遗传承人们集体亮相,展示拉坯、新彩瓷制作、青花釉里红绘制等“十八般武艺”。
制瓷现场(昌南新区 供图)
人才基石:支撑千年瓷都的隐形支柱
在名坊园诚德轩企业的手工制瓷画室,“80后”女画师徐芳、冯淑君专注地在茶壶瓷坯上做青花勾线。她们已在此耕耘十多年,于2019年获评市级非遗传承人。
“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作,瓷都文化底蕴太深厚。把老祖宗留下的技术传承好、发扬好,是我们的重要使命。”徐芳这样描述手艺人的责任。
诚德轩企业110余名员工中,非遗传承人7位,省市工艺美术人才9人,画师60多位,专业人才占比达四分之三。这支队伍支撑起企业“零瑕疵”品质的基石。
2025年4月,名坊园再传喜讯:镇尚陶瓷创始人吴江中入围“中国非遗年度人物”候选人。这位新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深耕特大件瓷器制作数十年,突破多项技术瓶颈,其作品屡获国家级金奖。
为保护和留住手工制瓷人才,让匠人活得体面、干得自豪、传得有望,昌南新区把人才工程申报作为工作的“重中之重”,找准定位、把好方向,推动新区陶瓷人才进行人才工程申报。依托名坊园手工制瓷基地、八大美院,组织各类陶瓷创意设计人才到新区创作、交流、旅游,促进陶瓷创意设计人才在新区集聚;实施人才培育战略,构建研学发展体系,“陶瓷100”国家青年陶艺人才工程在名坊园扎实推进,获国家层面高度肯定;通过举办名坊新品发布会、非遗工坊体验、陶艺展演、非遗美食音乐荟等活动,提供展示平台并吸引游客互动,增强行业活力与人才认同感。
从傅长敏到吴江中,从徐芳到李文跃,正是这些深藏民间的“陶瓷基因携带者”,让景德镇千年窑火生生不息。名坊园那些躬身于陶轮前的匠人身影,正成为这个时代最动人的中国故事——他们指尖流转的不仅是泥与火的艺术,更是千年文脉在当下的生动延续。